这些将在未来的建筑施工中给你最大助力,你造吗?
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,智慧建造的概念提出,在未来建筑施工转型智慧施工将是其发展的方向。在《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(2016)互联网应用与发展》深度论述了建筑施工与互联网应用的结合成为未来的趋势,报告认为建筑施工行业转型升级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与深度应用。
结合互联网应用会给建筑施工行业带来什么呢?
施工人员越来越少,机器越来越多
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往互联网+的道路上发展,建筑施工行业的升级转型同样也离不开互联网及物联网的支持,同时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也被快速的互联网技术而颠覆。建筑施工技术转型会越来越快,并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、知识和管理密集型转变。在施工现场会有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代替原始的人工作业方式,而效率也将进一步提升。
智能化穿戴设备将成施工人员的一大助力
智能穿戴设备将成为未来建筑工人的重要单兵装备,借助强大软件的支持,云端数据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,并与施工现场的环境紧密结合,为建筑施工带来惊天转变。
智能手环可用于对现场施工人员的跟踪,方便管理;佩戴智能眼镜,可将虚拟模型与工程实体进行对比、分析,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;智能化口罩上的粒子传感器,可实时监测施工作业区域的空气质量,并把资料和采集到的信息传到手机上应用并共享;借助穿戴的运动摄像装置,记录现场质量验收过程等等。
移动智能终端将成智能助理
手机、平板电脑、车载终端等移动终端设备已经相当的普及,在各种应用的支持下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办公的主要助手。
在建筑施工中,移动终端可以配合相应的项目管理系统,实时查阅施工规范标准、图纸、施工方案等;直接展示设计模型,向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设计交底;加强施工质量、安全的过程管理,实时确认分部分项形象进度,辅助分部分项质量验收;可现场对施工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情况进行检查并拍照,将发现的问题和照片汇总后生成整改通知单,下发给相关责任人,整改后现场核查并拍照进行比对;可在模型中手动模拟漫游,通过楼层、专业和流水段的过滤来查看模型和模型信息,并随时与实体部分进行对比。同时,还可提前模拟作业通道是否保持畅通、各种设施和材料的存放是否符合安全卫生和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等。
机器人的接入将如虎添翼
机器人应用于施工的基本模式,是通过与设计信息集成,实现设计几何信息与机器人加工运动方式和轨迹的对接,完成机器人预制加工指令的转译与输出。未来,建筑机器人不是简单施工工艺的替代,将在方方面面成为智慧建造的辅助工具,成为施工方案的一部分。同时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的优势,使得机器人本身不需要存储所有资料信息或具备超强的计算能力,只是在需要时连接相关服务器,所需信息有强大的云计算提供。例如:机器人拍摄周围环境照片并上传到云端服务器,云端服务器检索出相似的照片,计算出机器人的行进路线,以避开障碍物,将这些信息储存起来,方便其他机器人检索。所有机器人可以共享云端数据库,大幅减少开发人员的开发时间,还可以通过云计算实现自我学习。
未来在互联网+智慧建筑施工的推动下,将大幅度的提高建筑的质量、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。利用互联网的特性,我们可以简化施工中的文件流程,让施工作业更加的精细精准。在面对大型建筑时,机器人可以替我们完成许多危险的高空作业,同时可以24小时工作而不用担心它会不会因为疲劳而出现危险因素。互联网+智慧建筑施工为施工行业带来巨大转型的同时,也对施工人员的个人技术能力要求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!
上一篇: 赞!前湖快速路明年将通车 快!青云谱去湾里无红绿灯(图) 下一篇: 住建部重新定义挂靠/转包/违法发包/违法分包